锦鲤鱼缸里养什么好?
在鱼缸中放养几条清道夫、吸盘鱼或大和藻虾等,对清除水中垃圾和清除水霉菌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要养水草的话,最好选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少换一些水了;如果一定要用有土的水草箱来种植,那么每次换水和清洗容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损伤水草的根部,毕竟水草的根部与泥砂中的微生物保持水土有一定的亲和力,而且也是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另外,由于水中可能含有一些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杂质,所以,在鱼缸中设置一个简易的过滤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采取上滤、侧滤或者底滤的形式来设置过滤装置,利用滤材吸附或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
对于小型鱼缸(30cm以内)可以采用上滤方式,通过上部过滤盒吸收排放水中的污物及杂质。为了培养鱼缸中的细菌,可以在过滤盒内放入活性炭,用来吸附有害物质以及异味。同时还可以在内部栽种水草等植物,作为过滤材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水体中的有益菌类,通过生物方法将有害物质分解掉。 在底部铺上一些碎石,用以培育水生植物,给鱼儿提供隐蔽的场所,同时也能为鱼缸增添景致。 在水族箱底部摆放几块石头,再在石缝间填充些砂砾,就可以根据鱼的喜好培育水草了。 除了上面的“硬件”外,我们还要准备“软件”——也就是饲养管理方面的措施。
1.控制养殖密度 根据理论计算,每平方米水体可养殖体长75px左右的夏花鱼种25尾左右,或者是体长80px的鱼苗35尾左右。要想使你的鱼缸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就要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具体还要看你所养的鱼类是属杂食性的还是有特定的饲食物。比如孔雀鱼,就可以多养些,因为它们比较“能吃”;而像银龙鱼这样的大型鱼类,就应少量种植,尽量少投食,以形成良好的饥饿感,这样才能保持食欲和诱使其捕食。
2.注意投放比例 要使得你的鱼缸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你就必须懂得合理地投放饲料。一般来说,鱼种的放养数量要比饲料的投喂量略多一些,因为鱼种刚刚离开故乡,需要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加上其处于生长阶段,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投饵量过大就很容易造成浪费,而且会增加水体的污染程度。
反之,如果是投放量不够,又很容易影响鱼儿的生长发育和食欲。科学合理的投放比例为:在最初阶段的几天,可以按照1:(1-3)的比例投放,也就是1斤的鱼种可搭配3~5斤左右的饲料;待鱼种适应环境后,可以将这个比例改为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