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体内白色的虫是什么?
应该是蛔目的寄生虫,成虫形态像蛔目一样的细长圆柱形,无颚和无尾。 在消化道里,随着肠蠕动,虫子四处游走,当遇到吞咽时,幼虫通过食管进入胃,幼虫在胃里面会钻入胃黏膜下层,开始侵入血液或淋巴液。 幼虫对消化道有刺激性作用,引起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如果幼虫大量繁殖,幼虫聚集成团,可能阻塞消化道,此时症状加重,全身反应明显,如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结膜发红、流泪、打喷嚏、咳嗽、气管发炎等症状。 如果没有适当药物杀灭消化道的寄生虫,虫体会在肠道内存活下来并不断发育,成为成虫后继续繁殖,产生新的幼虫。定期给宠物驱虫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驱虫药种类很多,需要根据驱虫对象(线虫或者绦虫),驱虫部位(体内或者体外)以及驱虫时间(预防或者治疗)的不同而选用不同剂型的药品。 在使用驱虫药前先确定所购药品适合于何种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驱虫药物的服用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食物拌食饲喂,另一种是直接用水稀释后投服。
如果是用于预防的驱虫剂,一般建议采用与食物拌食的方法投喂,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宠物的消化吸收。 若是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应采用直接灌服的方式给药,这样可保证药物在病源体内充分分布发挥作用。对于比较抗拒服药的宠物可以采取诱食的方法,比如使用爱乐甜巧克力粉混合在食物中一起喂食,但要注意不能长时间使用。
猫体内白色的虫可能是蛔虫、钩虫或绦虫,猫的蛔虫病是猫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一般蛔虫很少在肛门处出现,除非猫得了严重的蛔虫病,才有可能在肛门处看到白色的蛔虫,猫得的比较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病有蛔虫病、钩虫病和绦虫病。
猫肚子里的蛔虫病症状
一般来说少量蛔虫在猫肠道内寄生,不会有任何症状出现,随着蛔虫的不断生长和繁殖,导致肠道内蛔虫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影响猫的消化吸收和其他生理功能时,猫开始表现为呕吐,大便出现问题等表现。常见症状是呕吐、消瘦、被毛粗乱,喜食异物,肚皮下的蛔虫团容易误认为是肥胖,其实如果按压的话可以感觉到腹部硬邦邦的,如果再观察猫的背脊会发现比较突出,这也是猫营养不良造成的。
猫肚子里的蛔虫病怎么治
治疗蛔虫,首先要在兽医的指导下选用合适剂量的药物进行。一般来说给猫投喂专门的体内寄生虫滴剂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通常建议在30天后再进行一次驱虫。
猫肚子里的蛔虫病怎么预防
通常建议小猫在两个月龄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驱虫,后续每间隔30天驱虫一次,成年猫则至少每三个月驱虫一次。除此之外,猫的居住环境应定期消毒,保持干净卫生,猫有吃土的习惯,所以猫咪的活动空间应避免有残留农药的地方。给猫定期体检也是很重要的,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