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饭不能喝水?

施文晴施文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胃没有消化水的功能,如果边吃边喝,就会稀释胃酸,降低消化能力;另外水在胃中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相对而言,并不绝对。比如你刚刚跑了马拉松,身体极度缺水,此时你非常馋海鲜,那么可以先少量的吃些鱼肉作为补充,但是要注意不要喝水,否则会影响消化。这是因为人在剧烈运动后,体内代谢加速,对水分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这时候如果迅速喝进大量的水,会增加胃肠功能负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不过我个人觉得,边吃边喝最大的坏处在于,会造成饮食过量。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肥胖或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说,更容易摄入过量食物,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产生。 所以我认为,除了某些特殊疾病需要限制饮水之外,正常人完全没必要刻意控制饮水。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在餐前少量饮用,并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但一定不要强迫自己饮下不愿喝或者不敢喝的饮料哦!

楼曼馨楼曼馨优质答主

吃饭时喝水容易导致胃酸过淡。

在一般情况下,吃饭时是不主张喝水的。因为喝水容易导致胃酸过淡,消化能力减弱,在饭前1小时喝水比较合适。此外,最好用60摄氏度以下的水泡茶,吃完饭后50分钟后再喝茶,以免伤及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因为酶有专一性,分解蛋白质的酶不能同时分解淀粉。对于米饭等淀粉食物,唾液淀粉酶发挥着重要作用。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为较易吸收的葡萄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为37℃,最佳ph为6.8。有实验表明,在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内,淀粉酶的活性很高,接近于百分之百。当温度降至25℃时,淀粉酶的活性只发挥50%,下降一半。10℃时,只有约10%活性继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喝冰水等过冷饮料,不仅会降低胃内温度,减弱酶的活性,影响消化,还容易引起胃部痉挛,甚至导致胃痛、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