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能吃毒蜘蛛?
我也不知道啊,最近正好在研究这个课题,写了论文但是还在投稿中。。。 首先,蜘蛛毒性怎么判断呢?一般我们觉得蜘蛛有毒没毒的判断标准是——结不结网!如果不结网,一般都是无害的。当然,这是针对大型蜘蛛(体长大于5cm)的,有很多小型的捕鸟蛛也不结网,但毒性很大。 判断完毒性后,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种毒素能不能毒死一只70kg的人?也就是需要知道这种毒素的LD50值(半致死量),这个数值可以直接从网上查到(比如查孔雀石绿对水产动物的LD50值)。大部分陆生蜘蛛的毒素都是神经毒素,通过干扰神经系统而使人中毒,LD50的实验方法也有很多文献,在此就不赘述了。
最后,我们要解决一个逻辑问题——“吃什么”和“能不能吃”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能吃什么”是一个无限选项集(几乎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只是吃了会不会死人而已);而“不能吃啥”则是有限选择集(只有极个别物质是不能吃的)。所以如果直接问“能吃吗”,答案往往是不能(或能否不确定);而如果先询问“能吃多少”,然后计算出总摄入量的安全值再除以每天摄入量,就能得出每日摄入量的安全上限。超过安全上限,那就是危险行为,就应该禁止。(注意这里是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计算的,不是单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因此计算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总体方向是对的)
以人类为例,一个正常成年人体重约60kg,每天需要摄入2000千卡热量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个数字是估算值,会随着实际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发生变化。假设有一种蜘蛛的毒性可以致命(即LD50数值很小),并且食量很大,每1kg体重每天吃2g食物,那么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人每天只能摄入100g这种蜘蛛的食物,换算成重量,相当于2~3只大小相同的蜘蛛。至于这些蜘蛛是否能被吃到导致生物链崩溃,那要看它在这个物种中的比例有多大。 对于人类来说,各种食物中能提供2000千卡热量的数量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按热量值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再结合自己每天摄入的具体食物数量来计算出每日安全摄入量(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搜索“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般来说,只要不过量,饮食均衡,不单独吃某种食物,那么日常进食是不会致病的。但如果为了营养全面而服用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片),那么在计算每日安全摄入量时,就需要把这些额外营养剂的摄入也考虑在内。 目前我在论文里采用的是食蟹猴作为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食用蜘蛛的情况(食蟹猴喜欢吃昆虫,特别喜欢蜘蛛,而且消化系统跟人相似),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是,一只成年食蟹猴每天可以吃4~6只小蜘蛛,或者8~10只大蜘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计算结果只是理论数值,现实情况会比这更复杂,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一哺乳动物的不同年龄阶段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