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血统金毛比一般的好些吗?
“纯”不“纯”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争辩没有准确答案。 从遗传学角度来讲,“纯”意味着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配子结合,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遗传病风险降低);“杂”表示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后代有发生性状分离的可能性(遗传病风险提高)。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首先,动物体内存在多个基因座,不同基因座的遗传方式差异很大。同一种遗传疾病在不同的基因座上的表现类型可以有很多。比如说,白化病在眼睛色素基因上表现为突变,在皮肤黑色素基因上可能是另外的突变,在耳朵鳞状上皮细胞基因上可能是其它的突变类型……所以,同一个体,在不同基因座上出现杂合突变的情形非常常见。其次,很多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调控的结果,单个基因的变化对于整体性状的影响通常很有限。最后,基因型不完全确定,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导致表型差异。 以上种种都会导致“纯”与“杂”的定义变得模糊起来,“纯”与“杂”的说法也就失去了统计学意义。目前主流的研究及宠物饲养中,已经不再强调“纯”或“杂”的概念了。
事实上,纯血犬种概念的形成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纯血犬种的概念来源于育种实践。人们通过近亲繁殖来保持特定犬种的“纯”,通过杂交使犬种丧失“纯”的特性。然而,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宠物更加科学的照料,“纯”的概念逐渐被淡化了。现在,除了一些比赛对犬只要求严格的外,大多数情况只考虑如何能让犬种能够更好适应人类生活,而不再过于拘泥于是否“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