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有虫吗?
有!而且有很多种,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让铲屎官们闻之色变的寄生虫——绦虫! 绦虫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动物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胃肠道内,以吸取营养和繁殖后代为最终目的。 成虫呈带状,乳白色,体长约10cm,由许多节片组成,每个节片有一对呼吸瓣,借以伸缩运动,使体内外气体得以交换。当绦虫在消化道内蠕动时,虫体可因气体的吸入而胀大,此时与寄生虫接触的食物残渣经过肠壁进入血液,再由肝门静脉流入心脏。
随着血液循环的流动,绦虫逐渐向全身组织器官扩散,当到达眼结膜、咽喉部及食道部位时,由于此处表面覆盖着上皮细胞,故在此处寄生时,往往先发生炎症反应,继而形成结节状突起或囊肿,同时在结节周围出现出血、坏死现象,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和吞咽困难;当该部分腺体分泌功能受损时,则可能出现流口水、厌食、消瘦等临床表现。
如果虫子继续向前移动,当到达胃肠道时,由于此处的粘液层较厚,虫体无法深入其中觅食,且胃肠道中有胃酸以及消化酶的存在,对于绦虫的生长发育亦很有影响。因此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肠道中细菌的数量很多,但不同的细菌有着不同的喜好,例如腐败菌嗜中性白细胞,产芽孢杆菌嗜淀粉酶颗粒,双歧杆菌类喜纤维质,乳酸菌类喜含硫氨基酸,这些都是我们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所应该注意的。
一般来说,当我们注意食物安全(生熟分开)、食用清洁的水源以及合理的烹饪过程(高温蒸煮)时,寄生虫是无法通过以上方式侵入体内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避免被寄生虫入侵的机会。 而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动物,我们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目前常用的驱虫药阿苯达唑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对于绦虫感染也有不错的疗效,但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