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大便怎么样算正常?
“便”这个字,古义是指一种圆形而稍弯曲的虫子(是蛔目异尖科的一种海洋寄生虫),这种虫子生活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偶尔也可以见到在淡水鱼或者淡水水生生物的肠道内。 现代汉语中,“便”一般指大小便,但这里的“便”其实是个错别字,应该用“粪”字。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类和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粪便主要是食物残渣,排出来大多是圆形的。 而很多动物的小便是呈圆柱状的,比如大多数哺乳动物、鸟类等等。所以如果以人类粪便的形状去对比衡量其他动物的粪便形状的话,那基本上只有禽兽才正常了…… 所以回到问题,小猫的大便什么样才算正常呢? 这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一. 从微观角度看,也就是从大肠微生物的角度看 二. 从宏观角度来看,也就是从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残留角度考虑 大肠是一个充满微生态细菌的地方,这些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有益菌:这些细菌帮助消化道吸收营养,若体内菌群均衡,有益菌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
2) 中性菌:这类细菌是大肠内的主要构成者,约占大肠杆菌总量的80%左右,正常情况下,中性菌的数量不会引起腹泻等问题;
3) 有害菌:一旦体内有益菌数量相对较少,或无法抑制有害菌大量繁殖,就会诱发多种肠胃道疾病。 根据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特点,一般把人体粪便性状分为: 只要小猫的粪便形状属于上述任意一种,且没有明显稀薄如水,或者是明显干燥如石头的情况,那么就可以认为其粪便正常。 但如果出现了虫卵或者未消化的纤维,说明小猫可能消化不良,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小猫的便便很臭,表明消化比较良好,如果有轻微的臭味,证明消化稍有不好,若味很重,就可能消化不良了。 当然,如果小猫的便便颜色很深,如黑褐色的柏油状,或者黄色的蜂蜜样,或者白色的牙膏样,都可能是健康或生病的信号,具体不同颜色代表着什么样的身体警信号,可以参阅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