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布病是什么病?
大家好,我是徐留仙,一名兽医。 布病(Brucellosis)又称为波状热、布鲁菌病,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发生于家畜,其中羊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牛和猪;猪的感染率最低。人也可被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煮熟的肉或乳制品,接触动物或动物分泌物以及胎盘而被感染。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及其带菌畜产品、流产胎儿及乳汁,人亦可成为传染源。病菌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健康人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发生感染。因此,在屠宰牲畜时,要特别注意对头、蹄、内脏等部位作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人畜共患。
一、症状 布氏杆菌具有抵抗力强、潜伏时间长等特点。潜伏期一般为1~3周,可长达6个月甚至更长。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复发性三种类型。
1. 急性型 此型多见于牲畜之间通过接触而感染的人。发病前常有较长的潜伏期,平均为40天。病人体温高达39~41℃,呈弛张热,持续2~3周后降至正常。高热期间常出现寒颤、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出现关节与肌肉疼痛,多为大关节痛,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病人不能直立行走,常卧床不起,但无红肿,数日后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可见肝脾肿大。
2. 慢性型 约占病例的75%以上,其临床特征是多发性关节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受累部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疼痛,尤以夜间明显。病人常在夜间因剧痛而惊醒,无法入睡。体温大多维持在38℃~39℃之间,持续时间约10天左右,然后逐步消退。病人多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即一个关节症状刚缓解,另一个关节又出现症状。同时,患者可伴有淋巴结、脾、肝轻度肿大。
3. 复发性 又称再燃、间歇热。此类患者大多是急性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轻微的不规则低热,有的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一般恢复后1年之内容易再发病。
二、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判断,确诊为布病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1. 病原体分离培养 取患者血清或其它体液标本,接种于特制的营养琼脂平板上,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在接种后第7~9天时可见细小、浑浊、隆起不透明菌落,培养2~3周后可用试管凝集试验鉴定。
2. 试管凝集试验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致病性布氏菌苗作为抗原,与患者的血清混合,观察是否有凝集现象。
3. 荧光抗体检查 此方法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早期诊断,但操作复杂,且成本高。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此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三、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采用联合用药原则进行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注意保暖及个人卫生清洁。
2. 抗生素治疗 首选药物为利福平与磺胺嘧啶,两者联用可提高疗效。还可以选用四环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等药物治疗。
四、预防
1. 对于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与布病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对于患病动物应及时隔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及其尸体不得随意丢弃;从事畜牧业的人员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预防性服药。
2. 对布氏菌易感的人群,如畜牧工作者等可以注射疫苗进行预防。